首页  |  新闻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规划  |  健康  |  旅游  |  美食
新闻 要闻 国内 国际 图片
社会 经济 农村 视频
频道 金融 教育 质量 健康 体育 生活
房产 汽车 好店 婚嫁 旅游 旅游
互动 论坛 播报 时评 报料
映像 杂谈 车友 摄影
在线投稿
内部信箱
  当前位置:首页 >品牌房企 > 正文
尊重农民意愿 杜绝一刀切的“被上楼”
近日,关于农村村民住房问题,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下发《关于保障农村村民住宅建设合理用地的通知》,强调要保障农村村民建住宅的合理用地需求,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不提倡、不鼓励在城市和集镇规划区外拆并村庄、建设大规模农民集中居住区,不得强制农民搬迁和上楼居住。

  前不久,个别地方合村并居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简单粗暴做法,引起了外界关注。某些地方,农民的房子被大面积拆除,评估和补偿标准争议很大,上楼后的生计问题亦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更有甚者,新建社区八字还没一撇,农民的房子就被拆了。为了追求合村并居的推进速度,采取了各种利益捆绑的强制做法。

  两部门此番发文,明确表达了对在城市和集镇规划区外大规模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区“不提倡、不鼓励”的态度,强调不得强制农民搬迁和上楼居住,有效预防损害农民利益的各种“被上楼”乱象。说到底,让农民生活更美好,才是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要义所在。

  事实上,强制农民搬迁和上楼居住的“被上楼”乱象,并不是最近才有,而是出现了很多年。一开始,是通过减少农村宅基地面积,为城镇建设换取增量用地面积,进而获得更多土地级差收益;再后来,又开始片面追求城镇化率,将农民上楼作为建设美丽乡村和推进乡村振兴的“捷径”。一些地方官员想让农民集中居住,还有追求政绩考虑。

  让农民住上像城里人一样的房子,站在地方官员角度,似乎是替农民办了一件好事;但是,站在农民实际需求的角度未必如此。有人抱怨,拆旧房住楼房,折算下来要掏不少钱,一下背了一身饥荒;有人说,自家田地离了十几里远,往后种田种地不方便;也有人说,社区花销大,哪样都得用钱,想继续搞养殖,可是再也搞不了……大多数农村地区的主要产业仍然是农业,“被上楼”影响的不只生活方式,更是生计问题。

  合村并居因此必须结合实际,做到因村制宜,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和发展分化特征,不能违背农民个人意愿强制搬迁。毕竟,农民才是乡村的主人,他们喜欢什么样的美丽乡村,想要什么样的乡村生活,不要试图代替他们作出自认为更好的选择,而是应该充分尊重农民自身的意愿,让他们有权自主选择生活方式。

  依法获得宅基地,是法律赋予农民的权利。强制农民搬迁或上楼居住,不仅可能损害农民利益,还有违法嫌疑。美丽乡村首先是农民的美丽乡村,要真正从农民切身利益出发,以农民满意作为行动标尺,让他们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多一点耐心和智慧,少一点冒进和强力,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乡村才会更加宜居和美丽。

(责任编辑: 姬艳峰 )
 相关阅读: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招牌使用国旗图案— ...
宋城路与文庙路交叉 ...
兰亭苑小区交房已数月至今没有通水无法入住
地下通道已完工 这段非机动车道应该尽快铺柏油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中国北斗步入全球组 ...
北海法治文化主题公 ...
做好城市节水 推动持...
栽种行道树

关于我们 | 大事记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意见建议 | 联系我们 | 网站招聘 | 网站地图 | 加入收藏 

豫ICP备05019403号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