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规划  |  健康  |  旅游  |  美食
新闻 要闻 国内 国际 图片
社会 经济 农村 视频
频道 金融 教育 质量 健康 体育 生活
房产 汽车 好店 婚嫁 旅游 旅游
互动 论坛 播报 时评 报料
映像 杂谈 车友 摄影
在线投稿
内部信箱
  当前位置:首页 >名企名牌 > 正文
无废工地“长”啥样?到深国交项目瞧瞧
6月14日,2024年深圳市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系列项目观摩活动走进在建的深圳国际交流中心(一期)项目。项目全面展示了智能建造应用、绿色低碳先进技术、“无废工地”建设等最新成果,吸引了行业专家、企业代表等近1000人参观交流。

 

 

▲6月14日,深圳国际交流中心(一期)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建设中。深圳晚报记者 严文婷 摄

深圳国际交流中心(一期)项目位于福田区,是深圳市重点项目、香蜜湖片区布局“一馆三中心”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将建设成为具有“国际高度、世界一流”的复合型会议综合体,由中建八局南方公司承建。目前,项目正在进行主体结构、二次结构收尾工作,室内精装修、幕墙也在同步施工中。

本次观摩结合“安全生产月”主题,围绕建筑行业“智能建造”“绿色低碳”“数字化转型”等热点,分为智慧展厅、现场展区、云端建造区三大板块,设置了近40个展示点,以多样载体和形式充分展现项目智慧党建、智慧质量、质量安全、智慧钢构、智慧机电、智能建造机器人、绿色建造、BIM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及特色亮点。

深晚记者在观摩现场了解到,该项目不仅积极探索智能建造应用,从源头减废、现场资源综合利用和场外无害化处理三个方面入手,大力推广绿色低碳领域先进技术,推动“无废工地”建设。

 

 

▲工作人员向观众展示工地使用的智能机器人。 深圳晚报记者 严文婷 摄

“我们在施工全过程中采取了多项技术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废弃物的产生和对环境的影响。”中建八局深圳国际交流中心(一期)项目科技部副经理李康介绍,项目通过采用碳纤维模板、建筑机器人、爬升式布料机等新材料、新设备及新技术,从源头上减少建筑废弃物的产生。

李康指着一块碳纤维模板说,传统木模板使用几次后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产生大量的建筑废弃物,而项目推广应用的碳纤维模板,是由集中回收的航空废料重新加工而成的,不仅变废为宝减少了碳排放,而且碳纤维材料不易损坏、成形效果好。

不仅如此,施工过程中剩余的钢筋、混凝土都会被回收利用,“变身”为施工所需的构件材料。同时对经过源头减废、综合利用之后产生的建筑废弃物,项目会进行无害化处理,确保不对周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经过一系列措施,项目将建筑废弃物排放量控制在150吨/万平方米以内,减少成本约200万元,同时入选全国第二批“无废工地”建设试点项目。

深圳晚报记者 杜婷

(责任编辑: 姬艳峰 )
 相关阅读: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招牌使用国旗图案— ...
宋城路与文庙路交叉 ...
兰亭苑小区交房已数月至今没有通水无法入住
地下通道已完工 这段非机动车道应该尽快铺柏油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中国北斗步入全球组 ...
北海法治文化主题公 ...
做好城市节水 推动持...
栽种行道树

关于我们 | 大事记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意见建议 | 联系我们 | 网站招聘 | 网站地图 | 加入收藏 

豫ICP备05019403号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